找到相关内容1908篇,用时10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康僧会佛学思想的特色

    的办法,但对他来说,则特别表现在综合佛教教义同孟子的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当作拔救人民苦难和治理国家的妙法。  康僧会综合的佛教思想,大小乘都有。他很敬重传授小乘佛教的安世高,曾受业于安的弟子陈慧等人,...的追求,促进个人持续不断的“正心”修养。  “正心”,是康僧会全部佛教思想的基石,也是他沟通孟子思想的中介。孟子主张性善说,谓“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所以把“存心养性”视为道德修养的第一要义,而这样...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5665679.html
  • 孔孟的生死观

    一生说:“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孔子死后百年,孟子出而光大孔子之学。  从政治的角度考量,孟子重视人民的“养生丧死无憾”(〈梁惠王上〉)。如就孝子之事亲而言,“丧死”比...,孟子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046831.html
  • 读《央觉魔罗经》谈人性的善与恶

    ,也是古今中外哲学中一个永恒的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最为丰富灿烂的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辨。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孟子主张性善,在《公孙丑上》里孟子说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这里他用路人见掉到井里的童子都会不忍而出手相救为例来阐述这一观点,孟子认为恻隐...

    刘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5183224.html
  • 禅门境界论

    。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把儒家的人生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史记·孟子列传》所载,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作《中庸》)的门人,在学有所成之后,孟子先后事齐宣王等诸侯,但没有得到重用。其间,孟子以其仁义之道去游说梁惠王,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最终也因政见不合而离开了梁。孟子在历游了宋、滕、魏诸国而其主张却无法得到当时诸侯的采用之后...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4841566.html
  • 人性与道德

    毛病在于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不久,孟子批评告子,说比方打得不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即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话并非孟子所言,后人归结为他而已。然而孟子的话,许多人不同意,皆来辩论,因为当时的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血染成河,何善之有?都说孟子是在说梦话。到后来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还有杨雄提出善恶混合的思想,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里是把人的本性看作善恶并具,为善...

    能真

    |道德|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2120082341.html
  • 佛教的“性具善恶”说与道德教育

    ,毛病在于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不久,孟子批评告子,说比方打得不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即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话并非孟子所言,后人归结为他而已。然而孟子的话,许多人不同意,皆来辩论,因为当时的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血染成河,何善之有?都说孟子是在说梦话。到后来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还有杨雄提出善恶混合的思想,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里是把人的本性看作善恶并具,为...

    能真

    |道德|人性|善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2040423600.html
  • 人性与道德

    在于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不久,孟子批评告子,说比方打得不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即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话并非孟子所言,后人归结为他而已。然而孟子的话,许多人不同意,皆来辩论,因为当时的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血染成河,何善之有?都说孟子是在说梦话。到后来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还有杨雄提出善恶混合的思想,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里是把人的本性看作善恶并具,为善即善,...

    能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351991.html
  • 佛教的“性具善恶”说与道德教育

    掘之于西,则西流,故水无常形”。这段话是以打比方来说的,没有证明,毛病在于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不久,孟子批评告子,说比方打得不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即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话并非孟子所言,后人归结为他而已。然而孟子的话,许多人不同意,皆来辩论,因为当时的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血染成河,何善之有?都说孟子是在说梦话。到后来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还有杨雄提出善恶混合的思想,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

    能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3660927.html
  • 泰山:大定重修宣圣庙碑

    夕死可矣。”岂非欲夫学者之以道为事耶。犹恐乎末之能入,复示其所以入之之门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当是之时,颜子不幸,曾子独得其传。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其子思之论道则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孟子之论道则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又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夫二子之立言无少诡于孔子者,...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75589725.html
  •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

    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准则,构成了有别于西方国家中国式的社会习俗和家庭生活的风范,在世界文明中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的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历史...出世、超世、脱俗。因为这世间有太多的痛苦和缺陷,虽有快乐,亦只是暂时的、有漏的,不是真快乐。佛教更注重通过修行,净化自心,以期达到解脱烦恼、出离轮回之目的。   先秦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

    清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1563077.html